학술논문

玉米秸秆施用对棕壤有机碳激发效应及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 Effects of maize straw application on organic carbon's priming effect and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in brown earth
Document Type
Academic Journal
Source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38(12):2788-2796
Subject
13C标记玉米秸秆
土壤有机碳
激发效应
温度敏感性
Language
Chinese
ISSN
1672-2043
Abstract
为了区分新加入玉米秸秆碳对原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13C示踪方法,通过向高肥(连续施用腐熟猪厩肥30年,土壤有机碳含量17.03 g·kg-1)与低肥(连续30年不施肥处理,有机碳含量10.70g·kg-1)棕壤中添加13C标记的玉米秸秆,在25℃(微生物适宜温度)和18℃(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进行450d的室内培养试验,定期测定CO2-C和CO2-13C,探讨玉米秸秆碳矿化对不同肥力棕壤有机碳激发效应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高肥棕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较高,且温度升高增加了棕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低肥棕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程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大于高肥棕壤,表现出0~140 d正激发效应程度下降更快,140~360 d负激发效应程度持续时间更长,360 d后正激发效应程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中18℃累积激发效应程度大于25℃;总体上高肥和低肥棕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均呈现随时间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玉米秸秆添加显著减缓了它们的下降,并表现出0~140 d低肥棕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高于高肥棕壤,之后低于高肥棕壤的趋势,原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呈现出较大的变化,表现为0~300 d低肥棕壤高于高肥,之后呈相反的趋势.土壤肥力(有机碳水平的差异)和环境温度交互影响着玉米秸秆碳的分解,引起了棕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差异变化,培养140d和300 d是温度敏感性差异变化的重要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