학술논문

沉积建造在辽东半岛古元古代杨木杆硼矿富集成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Key Role of Sedimentary Formation Played in the Miner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Paleoproterozoic Yangmugan Boron Deposit in Liaodong Peninsula,NE China
Document Type
Academic Journal
Source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 Journal of Earc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 44(2):207-219
Subject
硼矿
沉积建造
古元古代
里尔峪组
硫同位素
硼同位素
演化模型
胶辽吉造山带
Language
Chinese
ISSN
1672-6561
Abstract
为深入了解辽东半岛古元古代硼矿富集成矿过程中沉积建造的作用,选取辽东宽甸地区杨木杆硼矿开展系列野外考察、室内显微观察与同位素特征研究.该矿床硼矿体产出在辽河岩群里尔峪组和高家峪组内,是胶辽吉造山带内典型的硼镁石型矿床.对不同种类、不同品位矿石进行详细研究,发现变余结构与交代结构是主要的矿石结构特征,反映了明显的后期成矿热液交代过程.不同类型矿石和矿区围岩硫同位素测试显示,硼矿床的矿石δ34S值为14.2‰~19.5%0,平均值为17.7‰,黑云变粒岩和电气变粒岩δ34 S值为12.0‰~13.3‰,平均值为12.7‰,蛇纹石化大理岩和蛇纹岩δ34S值为15.6‰~23.1‰,平均值为19.3%0.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S有来自于辽河群沉积建造和火山建造的特征,结合前人硼同位素研究结果,认为沉积建造在硼矿就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硼矿的产出与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的演化密切相关,但活泼的B元素在多种地质过程中均可能活化和重新分布,难以单纯从硼矿的产出来限定胶辽吉造山带早期演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