학술논문

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气管镜在中心气道 重度狭窄治疗中的价值.
Document Type
Article
Source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Mar2020, Vol. 41 Issue 2, p268-274. 7p.
Subject
Language
Chinese
ISSN
1671-8259
Abstract
目的 评估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气管镜在良恶性中心气道重度狭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 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镜室行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气管镜治疗的 46例良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断结果、临床表现、影像学及介入治疗情况,评 估气道狭窄严重程度、气道狭窄类型、狭窄部位分布,使用呼吸困难指数(MRC DI)、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临 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通过定期随访动态观察评价临床疗效,据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 评价术后转归。结果 46例患者年龄(62.43±12.34)岁。气管狭窄36例(78.26%),左主支气管6例(13.04%),右 主支气管10例(21.74%),右中间段支气管2例(4.35%);其中恶性中心气道狭窄33例(71.74%),良性病变13例 (28.26%)。46例患者共进行58次介入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支架置入、冷冻、球囊扩张等介入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前 气管狭窄程度(85.42±7.81)%,术后为(24.17±5.79)%;右主支气管狭窄程度由介入治疗前的(81.00±17.13)%改 善为(20.50±6.43)%,术后左主支气管狭窄程度(24.17±9.14)%,较术前(77.50±16.66)%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t=42.73, t=22.43, t=19.02, P 均<0.001)。术后MRC DI 0.98±0.62,明显低于术前的3.42±0.57 (t =19.65, P <0.001);介入治疗术后KPS(83.91±8.96)明显高于术前(34.01±13.14)(t=21.28, P<0.001)。并发 症包括低氧血症4例(8.70%, 4/46),一过性室早1例(2.17%, 1/46),牙齿脱落2例(4.35%, 2/46)。恶性中心气道狭 窄患者首次介入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13.79%(4/29),另有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访中;13例良性气道狭窄者目前生活质 量良好。结论 硬质气管镜联合电子气管镜治疗可迅速缓解中心气道狭窄,安全、可行、有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ABSTRACT FROM AUTHOR]